| 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主編: | 張燦輝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定價: | 港幣168元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出版日期: | 2018年9月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頁數: | 156頁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開度: | 特12開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ISBN: | 978-988-78987-4-0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主編簡介: | 張燦輝 張燦輝,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,德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。研究興趣包括大學理念和通識教育理論、現象學(特別是胡塞爾和海德格哲學)、愛情哲學、死亡哲學、烏托邦思想、幸福論、攝相現象學等。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及教授、大學通識教育主任、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主任、通識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領袖培育課程主任。2012 年退休。中英文學術著作書本和論文多篇﹔近作是《生死愛欲》 (2016)。曾在香港和海外舉辦超過十次個人攝相展覧。攝相現象學著作有Earthscape (2013) 、Kairos: Phenomenology and Photography (2009) 。
 
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內容簡介: | 《異域》是香港著名哲學教授張燦輝的一部中英對照圖文集。書中,他所寫的一篇文章〈彼時彼地 - 從現象學反思烏托邦〉和同樣內容的英文文章,旨在以現象學,尤其是海德格存在現象學角度重新反思烏托邦的意義,檢視從柏拉圖到摩爾的烏托邦思想的問題,嘗試以福柯異托邦即異域理論看近代的鳥托邦和反烏托邦現象,最後以布洛克的希望哲學肯定烏托邦對人類的積極意義。除了文章之外,本書附上大量由作者親自拍攝的香港雨傘運動相片,以闡釋文中論點。 
 
 
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
 
 
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|  |